国家AAAA景区 | 全年空气质量优
七步沟名字的由来
清明时节小长假,有时间到七步沟一游,过去总听人们议论,今天也能在这大山深处畅游了。走进景区,所见所闻,名不虚传,果然是一片人间仙境,美不胜收。景区内重峦叠嶂,奇峰林立,飞瀑流泉,鸟语花香。春来鹅黄,山花烂漫,真乃踏春赏花的好去处;天镜湖、梦溪湾、南天门、红石寨等自然景观天造地设;东汉马武屯田练兵、台佟隐居,唐代高僧罗汉洞修行,明朝无为教徒众聚居等人文故事传说及其遗迹神秘幽远、引人入胜。这里清静凉爽,气候宜人;植被丰茂,森林覆盖率达95%,堪称太行山植物王国,远离工业污染,空气清新,负氧离子含量极高,是太行山的“天然氧吧”。清朝康熙年间任嗣尹撰写的《罗汉洞碑记》盛赞:“此何境也?非天也,非地也,非人间也。”“山崒嵂兮云苍苍,众圣临兮龙虎藏。佛天咫尺莫徜徉,登斯境兮形自忘!”
行走在这美丽的景色中,心中产生一个疑惑,这么好的一个景区为什么叫七步沟呢?大凡好的景区的名字都起的很好,莫非有点模仿九寨沟名字的意思吗?带着疑惑我请教了一些当地人才慢慢解开了这个疙瘩。原来“七步沟”是一个村庄的名字,也是这个山沟的名字,这里原来不叫七步沟而是叫“漆铺沟”,与这一带长有漆树出产生漆有关。漆树是一种落叶乔木,高大者可达20多米,割取的乳液即是生漆,是很好的涂料和防腐剂,素有“涂料之王”之美誉。到了秋天,漫山遍野的漆树叶色变红,很美丽。产出的生漆要出售,这道沟里当年便有了许多专卖生漆的“漆铺”,“漆铺沟”由此得名。景区内隐士塔上两篇碑文,《题姜太虚门徒杨侯二公塔记》有“适有沙明里漆铺沟罗汉洞大铺岩者”这样的记载,《创修隐士塔散人塚记》也有“踰漆沟觇一大铺岩前有隐士塔”的叙述。但进入清朝,已经不见了“漆铺沟”这个名字,到民国有这样一个传说:很久以前,有一个南蛮子(对南方人的贬称)来北方盗宝,见漆树沟山清水秀,是块“风水宝地”,就想如能把父母葬在此处,日后家中必出几斗芝麻多的官,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他就日夜兼程回到家中,把已入土多年的父母尸骨挖了出来,又快马加鞭赶到漆铺沟里,趁着夜色无人,把双亲的骨骸小心翼翼埋在这里。不料这事还是被一个羊倌看到了,羊倌觉得南方人一定看好了这里的风水,就把自己父母的骨头埋到了这里。那个南方人回到家中不停的做升官发财梦,没想到几年过去了,不但没升官反而灾祸不断,心中疑惑,就回到七步沟看个究竟,他看到自己父母的骨头被扔了一地,红包裹被挂在树上,气得浑身发抖,于是,他向父母的尸骨拜了三拜下山找羊倌去了。这个南方人扮成风水先生对羊倌说:“这块坟地是个风水宝地,但是你家坟头长桑树可不是个好事,就要大祸临头了。”这羊倌愚昧无知,轻信了谎言,连忙派人刨坟挖树。然而这座坟怎么也挖不开,白天挖,晚上又合拢了。桑树根紧紧缠绕着棺材直立不倒。后来,这南蛮亲手抡起大斧狠狠地朝桑树根砍去,一斧下去,桑树根忽地窜出一股血水,澎出七步远。坟脉被砍断了,南蛮出了一口恶气,报复了羊倌,便捡起父母骨骸,垂头丧气地回乡了。这样因桑树根的血水澎了七步远,“漆树沟”就叫成了“七步沟”。
天门山
山门
滑雪场
南天柱
天门湖
百瀑峡
天镜湖
罗汉峡
马虎寨

微信公众平台

微博二维码